电子课本网 第111页

第111页

信息发布者:
解:因为 $OE \perp CD,$$OF \perp AB,$所以 $\angle EOD = \angle BOF = 90^\circ。$
已知 $\angle EOF = 145^\circ,$则 $\angle BOE = \angle EOF - \angle BOF = 145^\circ - 90^\circ = 55^\circ,$$\angle DOF = \angle EOF - \angle EOD = 145^\circ - 90^\circ = 55^\circ。$
因此,$\angle BOD = \angle EOF - \angle EOB - \angle DOF = 145^\circ - 55^\circ - 55^\circ = 35^\circ。$
故 $\angle BOD$ 的大小为 $35^\circ。$
C
C
D
垂线段最短
解:因为 $OE \perp AB,$所以 $\angle AOE = 90^\circ。$
已知 $\angle COE = 30^\circ,$则 $\angle AOC = \angle AOE - \angle COE = 90^\circ - 30^\circ = 60^\circ。$
由于直线 $AB$ 与 $CD$ 相交于点 $O,$$\angle AOC$ 与 $\angle AOD$ 互为邻补角,所以 $\angle AOD = 180^\circ - \angle AOC = 180^\circ - 60^\circ = 120^\circ。$
因此,$\angle DOA$ 的大小为 $120^\circ。$
(1)OA与OC垂直,理由如下:
∵OB⊥OD,
∴∠BOD=90°,即∠BOC+∠2=90°。

∵∠1=∠2,
∴∠BOC+∠1=90°,即∠AOC=90°。
∴OA⊥OC。
(2)
∵∠BOC=x°,∠BOD=90°,
∴∠2=∠BOD - ∠BOC=90° - x°。
∵∠1=∠2,
∴∠1=90° - x°。
∵∠AOB=∠1=90° - x°,∠BOD=90°,
∴∠AOD=∠AOB + ∠BOD=(90° - x°) + 90°=180° - x°。
(更多请点击查看作业精灵详解)
OA
线段PC
的长度
PH<PC<OC
【答案】:
D

【解析】:
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,点$P$到直线$l$的距离是过点$P$作直线$l$的垂线,点$P$与垂足之间的线段长度。
逐一分析选项:
选项A:线段$PQ$与直线$l$不垂直,所以线段$PQ$不能表示点$P$到直线$l$的距离。
选项B:线段$PQ$与直线$l$不垂直,所以线段$PQ$不能表示点$P$到直线$l$的距离。
选项C:线段$PQ$与直线$l$不垂直,所以线段$PQ$不能表示点$P$到直线$l$的距离。
选项D:线段$PQ$垂直于直线$l$,垂足为$P$,所以线段$PQ$能表示点$P$到直线$l$的距离。

AO
线段PC
的长度
PH<PC<OC
【答案】:
C


【解析】:

∵∠AOC=90°,∠1=15°
∴∠COB=∠AOC - ∠1=90° - 15°=75°
∵点B,O,D在一条直线上
∴∠2 + ∠COB=180°
∴∠2=180° - ∠COB=180° - 75°=105°
C
【答案】:
C

【解析】:
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点 P 到直线 l 的垂线段的长度,且垂线段最短。已知点 P 与直线 l 上三点的连线段长分别为 4,5,6,其中最短连线段长为 4,所以点 P 到 l 的距离不超过 4。
C
【答案】:
D

【解析】:
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该点作直线的垂线,垂线段的长度。
点 $ O $ 到直线 $ PR $ 的距离:$ OQ $(因 $ OQ \perp PR $);
点 $ P $ 到直线 $ OR $ 的距离:$ PO $(因 $ PO \perp OR $);
点 $ R $ 到直线 $ PO $ 的距离:$ RO $(因 $ PO \perp OR $,即 $ RO \perp PO $);
点 $ Q $ 到直线 $ PO $ 的距离:过 $ Q $ 作 $ PO $ 的垂线,垂足在 $ PO $ 上,该垂线段(图中隐含);
点 $ Q $ 到直线 $ OR $ 的距离:过 $ Q $ 作 $ OR $ 的垂线,垂足在 $ OR $ 上,该垂线段(图中隐含)。
综上,能表示点到直线(或线段)的距离的线段有 5 条。
D